江南多名山,雁荡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灵岩渺无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风榻卧石屏,雾窗涵卓笔。
上有小龙湫,龙鼻清泉出。
异哉诺讵罗,来此坐叠膝。
我亦荡中人,景象颇能悉。
独秀玩苍翠,重台听萧瑟。
却穿水帘谷,衣襟寒慄慄。
还入新月洞,意气何飘逸。
安期指瓜枣,羡门献梨栗。
飘瓦孰是非,临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兹游为第一。
谩登岭三三,休跨盘七七。
岂意山尽头,时复有禅室。
门并双峰尖,路爽千榕密。
触石浅溪鸣,投林飞鸟入。
傍人应笑允,观山何时毕。
笑话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诗寄行役,吾非贪著述。
题灵岩寺。宋代。赵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荡最崒嵂。山中多古寺,灵岩渺无匹。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风榻卧石屏,雾窗涵卓笔。上有小龙湫,龙鼻清泉出。异哉诺讵罗,来此坐叠膝。我亦荡中人,景象颇能悉。独秀玩苍翠,重台听萧瑟。却穿水帘谷,衣襟寒慄慄。还入新月洞,意气何飘逸。安期指瓜枣,羡门献梨栗。飘瓦孰是非,临歧置得失。平生方外游,兹游为第一。谩登岭三三,休跨盘七七。岂意山尽头,时复有禅室。门并双峰尖,路爽千榕密。触石浅溪鸣,投林飞鸟入。傍人应笑允,观山何时毕。笑话傍人道,恨我少登陟。作诗寄行役,吾非贪著述。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调无锡县丞,知宁德县,通判临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书兵一九之三三)。历江西、两浙运判,迁两浙转运副使。宁宗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
赵善悉。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调无锡县丞,知宁德县,通判临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书兵一九之三三)。历江西、两浙运判,迁两浙转运副使。宁宗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追悼寿伯福兄弟二首 其一。近现代。陈衍。 国破犹能干净死,巢倾宁有顾瞻情。屈原夷叔空相况,三百年前黄蕴生。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宋代。吴说。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丹霞元旦。清代。成鹫。 天外三更来鹤神,老翁白发参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两人。海印乍生虚室白,谷风不动明窗尘。兴来策杖入云去,极目莽苍何处春。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贤躅,书筵继老成。声容陪夙昔,论议想平生。节与盘山峻,名随沇水清。草堂空旧隐,松月为谁明。
漫成答远。。陈振家。 幽栖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读水光阴迅,吟山世事疏。命穷翻妒鸟,气躁漫思鱼。预种凌霄竹,居然成散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