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有诗伯,草野无诗人。岂伊无诗人,零落谁为论。
所论道不直,遗编空复陈。鹿门有雏凤,示我诗一编。
游迹滞关中,长吟远望天。身后无知音,空留丹黄痕。
曰予本恨人,读子怆我魂。弃置情不忍,录为箧中珍。
人生谁不死,毋为苛先民。
录虞山钱蕴谷上舍遗诗兼识以诗。清代。周馨桂。 庙堂有诗伯,草野无诗人。岂伊无诗人,零落谁为论。所论道不直,遗编空复陈。鹿门有雏凤,示我诗一编。游迹滞关中,长吟远望天。身后无知音,空留丹黄痕。曰予本恨人,读子怆我魂。弃置情不忍,录为箧中珍。人生谁不死,毋为苛先民。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周馨桂。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夜酌。宋代。陆游。 我有一瓢酒,与君今夕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阅世花开落,观身劫壤空。北邙丘垄尽,太息几英雄!
颂古五十五首。宋代。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