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前姑孰溪,道人种玉住山西。古松数株秋满屋,青鸟月明时一啼。

()

苍山夹水洞阴阴,溪上人家竹十寻。田土未饶盘谷好,云霞全似鹿门深。

半檐松月斜连榻,万壑风泉响出林。我亦乘舟追李白,故人幽赏在鸣琴。

()

黄茅盖屋石为门,路转溪回更有村。果树连园收芋栗,豆花满地散鸡豚。

云深易就渔樵隐,山远全忘市井喧。何独武陵堪避世,此中佳处亦难言。

()

君归乡国我淹留,宝剑长歌不尽愁。此日高城寻第宅,故家乔木在林丘。

将军岂识千金子,丞相曾封万户侯。别后相思重回首,白云飞散敬亭秋。

()

庐山高与南斗齐,北视泰华千峰低。中天瀑布飞素练,半壁晴霞照紫泥。

五月雪花飘绝壑,万松云气带回溪。神仙有枣如瓜大,欲舍归舟便买梯。

()

旧宅荒凉木叶疏,元戎此日暂停车。连营烽火传呼急,夹道旌旗战伐初。

天下十年非乐土,江南万姓望安居。楚狂辟地休相讶,早晚河清洛出书。

()

昔曾避地黄山曲,今在丹崖正面看。晓翠障空迷去马,晴霞迎日见飞鸾。

九华高并芙蓉秀,五老遥连瀑布寒。中有羽人期汗漫,拂衣松石待休官。

()

扁舟一日过彭蠡,坐看匡庐五老峰。瀑布似从银汉落,香炉半是紫云封。

东南父老应占气,江汉渠魁已遁踪。自古山河归有德,遥瞻华盖护苍龙。

()

蓟门公子息斋孙,畴昔相知礼数敦。墨竹清风天下慕,玉堂遗史后人论。

衣冠到此如君少,禾黍依然别业存。三十六峰苍翠好,桃花潭水接东原。

()

冠盖联镳出,晴郊北路分。我寻何水部,谁似鲍参军。

芳树闻啼鸟,飞泉隔乱云。题诗兼劝酒,聊乐在殷勤。

()

山中十日苦风雪,雾雨作寒才放晴。

千涧水从松杪落,半空云逐马头行。

()

昔闻轩辕氏,学道在兹山。合沓群峰秀,飞鸾云际还。

丹泉温可掬,翠壁湿难扳。羡尔逃名者,冥栖杳霭间。

()

晓度三郎山,云深径盘湿。斜迤下阳坡,人牛竞来集。

汲泉吹野火,煮饭分馀汁。扶难感藜杖,欹倒仅能及。

()

春山道士不饮酒,颜如丹渥气如虹。不是出山归较晚,贪看明月过桥东。

()

安邑茫茫宅上都,东南万里播銮舆。遥观禹穴云如海,玉帛缤纷上计书。

()

山雨冻欲雪,谁怜被褐徒。

手持和氏璧,袖有太公符。

()

南山有幽士,白首在林坰。平生好音乐,颇识律吕情。

截竹作高管,吹作鸾凤声。不逢师旷识,但有农人听。

()

借得云房一榻秋,十年山水记曾游。逢人欲说当时事,满树西风独倚楼。

()

粱肉致五和,不如蔬味真。浮文谨边幅,不如野情亲。

春水日以深,春木日以新。流禽在高枝,和鸣乐暄辰。

()

散策南山下,逶迤登石桥。五涉曲涧水,两山郁岧峣。

夤缘度绝壁,攀萝俯山椒。悬瀑泻层崖,冰华垂空飘。

()

飞瀑潺潺泻碧岑,野桥分路入云深。三椽草屋长松下,应有先生抱膝吟。

()

谁把琪花散碧霄,千岩万壑总琼瑶。支颐正好吟诗句,莫遣东风一夜消。

()

闽岭秋深水树凉,原田耕穫岁时忙。无人画得农家乐,雨过青疏白稻香。

()

石洞悬流泻碧崖,石桥幽磴抱云回。樵人共我山头看,知是吹笙跨鹤来。

()

家住桃花源上村,编松为屋鹿为群。匡床尽日临门坐,閒看青山起白云。

()

野衲来栖半屋云,一单犹贮贝多文。问他城郭山林事,手数轮珠默不闻。

()

十里南田去郭赊,不因无事却移家。才分宿火添香炷,又酌山泉煮茗华。

()

平生海岳旧心期,万里风云入梦思。今日独从高处望,偶逢林寺一题诗。

()

南北东西经乱离,閒思往事只堪悲。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

()

白发盈头又得春,自将平日省吾身。胸中俯仰无惭怍,度外从天不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