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

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

()

涉春徂冬祷雨雪,皇天靳此云何甚。

儿童晓报六花飞,失喜钩窗犹屡审。

()

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

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

()

映雪先生迹已遐,肯堂重为令孙誇。香芸插架开千叶,玉树临阶缀六花。

璀灿光中书半启,吾伊声里鼓三挝。蹇予曾主程门者,抚卷题诗兴转嘉。

()

东阁劳君为我开,梅花纸帐绝纤埃。夜凉一枕游仙梦,骑鹤吹笙遍九垓。

()

白云隐约露山村,茅舍人家尽掩门。不有桃花随水出,谁知洞里是桃源。

()

枫落吴江小雪天,三三两两捕鱼船。蹇驴瘦马何方客,眼看风波不著鞭。

()

夜读书窗未觉贫,朝看万瓦没鱼鳞。飘来灞岸春风絮,泻下瀛洲玉斛尘。

笑我冗怀多俗事,羡君清思独凝神。遥怜夜月山阴道,还有扁舟乘兴人。

()

夜续书窗未觉贫,朝看万瓦没鱼鳞。

飘来灞岸春风絮,演下瀛洲玉斛尘。

()

道人诗句从梁老,笔意峥嵘自一家。谁会林间相见事,莫都错看乱飘花。

()

仙翁远自何方至,兀坐山头息已绵。相地偶无松下雪,寻源因得地中泉。

悬瓶直下千寻绠,甃石虚涵一镜天。冰玉忽惊云外泻,渴麋随得到堂前。

()

雪冻飞禽少,林深落叶多。

寒塘倒山影,空欲答樵歌。

()

白玉楼台近广寒,冷侵银海眩光翻。

只应天上梨花老,聊作人间柳絮繁。

()

梁园深雪里,更看范宽山。迥出关荆上,如游嵩少间。

云愁万木老,渔罢一蓑还。此景堪延客,拥炉倾小蛮。

()

冻云浓厚朔风严,粉揉琼霙扑绮檐。斗变至和缘帝力,迎知上瑞协人占。

晚归渔市蓑衣重,晓上旗亭酒价添。更待三英同胜赏,翩翩赋笔紫毫铦。

()

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

数里复登岸,群贤俱杖藜。徘徊岩石畔,寻觅退之题。

()

盈尺初晴皓采鲜,长空极望势漫漫。铜台不惮三休上,冰井须添一倍寒。

舟楫似从云外过,园林如在鉴中看。冬来景象今方好,未到黄昏且凭栏。

()

同云方霭霭,琼屑已瀌瀌。陌迥皆连璐,台高尽结瑶。

羽樽深酌桂,砀壁暖涂椒。谁念牛衣客,袁扉困一瓢。

()

昔览传心法,知公素学禅。今游化成寺,使我复思贤。

大舍倾高产,多生结胜缘。人琴虽已矣,松菊尚依然。

()

古寺依山构,高车冒雪游。穿林皆玉树,倚槛尽琼楼。

景胜烦诗笔,财丰缓计筹。岩阿聊寄傲,物外恣寻幽。

()

腊祀祁年瑞雪飘,共知帝力最难消。无边世界银为阙,不动根荄草变瑶。

人悦自然天意得,时和岂待乐声调。月娥似更怜鲜洁,清影亭亭彻永宵。

()

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

乱洒春霙著纸寒,玉成天地片时间。有人谙尽江湖冷,却爱寻常罨画山。

()

东风吹雨作花飞,寒勒芳程几日迟。惟有庭前老梅树,谢渠添补落残枝。

()

腊雪连宵接晓飞,锦衾公子未曾知。起来携杖敲梅树,扶得轻盈压损枝。

()

令君蒙雪教千兵,一点妖氛不敢生。和气旋回弓力软,寒光微映剑花明。

民居似倚银城壮,海道如铺玉簟平。入蔡归来方夜半,画堂歌管未收声。

()

鹤氅偏宜鹤发翁,戏挼筇杖与儿同。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风。

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

()

点酥娇面试初芳,琢句真须琢玉郎。聊与一枝论雅素,未须千叶间轻黄。

斜簪髻畔随人好,满覆樽前借客香。谁引角声人未寝,落梅声里看晨妆。

()

旧诗新读更精神,雪裹招回未到春。

俗眼骤惊银可粉,天心忍用玉如尘。

()

百花看尽不如梅,故作凌寒殿后开。

照水怜生匀粉处,隔帘抵死透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