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祝次仲八景·山市晴岚。宋代。刘学箕。 贸易足鱼米,相逢话桑麻。村墟人蚁纷,日夕山气佳。酒贱醉瓷瓯,樵渔自生涯。
北山园山石形势卖盗夜半择其尤者窃去累日怀。宋代。刘学箕。 素志薄利录,壮年荣林丘。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堤平水瀰漫,径绕竹净修。梅坞夜月乱,松罔晓风飂。犹以景象浅,欲广岩壑幽。叠石类奇品,置身将侣俦。磊块质伟诗,嵌空神琱锼。庐阜几上得,巫峰坐中求。每想云气嘘,遂觉烟練浮。曳杖日以乐,从怀吟无休。一朝失警巡,赤眉行盗谋。夜半负之去,公然从狗偷。检视所寇攘,嶙峋拔其尤。此情实难堪,遣命穷踪由。风声虽有闻,形势莫可搜。吁嗟世道降,人弗士行修。窃玦入志虑,攫金甘辈流。不念溺所習,意为前哲羞。今吾理自喻,委心任去留。甑堕虽不顾,壁归犹冀收。
蓦山溪 元夕。宋代。陈东。 半生羁旅,几度经元夜。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弃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闲,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白山茶。宋代。刘学箕。 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功,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谩自红。
与士繇游金山翌日分袂二绝。宋代。陈东。 早别金山恰晓钟,离帆分破一江风。瓜洲渡口波声远,后夜相思明月中。
临江山。宋代。韩世忠。 冬看山林萧疏净,春来地润花浓。少年衰老与山同。世间争名利,富贵与贫穷。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寄西山。宋代。华岳。 姓名久不到西山,觅便无风鼻谩酸。天堑有花春堰急,地炉无火夜堂寒。青灯昔记对床卧,白发今羞把镜看。见说北归常有雁,一书无惜报平安。
再祷梅山。宋代。华岳。 梅山昔扣五通仙,曾许英雄第一签。恰遇尘埃当扰扰,如何泥泞尚淹淹。若非推入高宗梦,须是遥分太史占。他日崧高咏申甫,一香先为大王拈。
野饮呈祝山甫。宋代。华岳。 野影何须买,山花不待培。幕天分古木,裀地得苍苔。酒上莺调曲,肴空鹊堕梅。一壶随所适,何处问蓬莱。
山水吟。宋代。华岳。 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闽之水滔滔,可以烛妍丑。闽士生其间,其美不容。君不见周家社稷生甫申,崧岳当年曾降神。又不见千里秀气钟三苏,眉山草木皆焦枯。我生恨不由河洛,虚负三光并五岳。地灵人杰推江东,人物风流兼磊落。顾此闽之东,自古多英雄。求其为绝称,独一忠穆公。公今已即世,后世谁可拟。惟有詹仲通,一人而已耳。仲通何如人,景星与凤凰。不险亦不深,山高兮水长。
山居。宋代。华岳。 布作宽袍竹作冠,萧然万虑不相关。数声横笛烟霄外,一个閒人天地间。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閒。
再至山阳。宋代。吴则礼。 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初解行脚包,问讯长淮水。端欲洗枯肠,相见辄欢喜。将借官屋居,聊复置床几。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手中楞严经,咀嚼真有味。姑降老鼻雷,岂复论字义。
吴山寺汛。宋代。吴则礼。 空山无人境,汛扫寺两廊。每荷佛下榻,更蒙天与凉。沉瓜冷出井,浇汗暖注汤。落日下山去,好风如许长。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宋代。吴则礼。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覉臣。
又再至山阳作。宋代。吴则礼。 楚州白菘大于臂,天乞我曹作好春。北湖食菜如食肉,塔东僧伽不笑人。
还山阳简相之并示坰。宋代。吴则礼。 今年雪花大如许,已作淮南万点梅。北湖头白得饱饭,故为淮南风月来。
发龟山先寄少冯亢之。宋代。吴则礼。 贴贴淮不动,翻翻雁能鸣。强垂投老鬓,又过盱眙城。僧伽饱知我,大小身后名。快作鼓考考,要听随堂怕。都梁吕少冯,维吾佳友生。更招虞仲子,共看金盆倾。
峨嵋山歌。宋代。田锡。 高高百里一屈盘,八十四盘青云端。星辰淋漓泻瀑布,岚楼雪寺五月寒。残阳忽黑雨雹飞,霹雳火著枯杉枝。登临慨然小天下,回时一顾东海涯。细看朝阳初出时,火精转毬百尺围。曈曈昽昽浮在水,峨眉朝云已如绮。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唐代。郎士元。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唐代。郑常。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长孙十一东山春夜见赠。唐代。杨谏。 故人谢城阙,挥手碧云期。溪月照隐处,松风生兴时。旧林日云暮,芳草岁空滋。甘与子成梦,请君同所思。
酬故人还山。唐代。宋鼎。 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
罗浮山。唐代。文丙。 罗浮多胜境,梦到固无因。知有长生药,谁为不死人。根虽盘地脉,势自倚天津。未便甘休去,须栖老此身。
游东观山。唐代。张丛。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