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山中杂兴 其三。清代。李良年。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贵阳山中杂兴 其二。清代。李良年。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贵阳山中杂兴 其一。清代。李良年。 众峰如涌潮,城孤若小艇。客居倚青峭,佳处要须领。朝霭淡益秀,流泉响逾静,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惟应读我书,销此佳日永。
朱碧山银凿落歌呈孙少宰退翁朱十倡。清代。李良年。 退翁斋中花底酌,当筵示我银凿落。摩挲坐上一再看,知是吾乡碧山作。至元月日镌弯环,古纹半蚀青苔斑。槎丫飒飒势欲飞,宛若放舸沧溟间。横眠有客凌风渡,点缀衣裾逼生趣。玉缸真拟泻明河,为送张骞月支去。雕锼无迹把玲珑,不解杯腹何由空。鸬鹚琥珀皆不数,夜光金屈难为工。主人更劝勿挥手,旧事流传犹在口。元家学士数临川,秘阁相将此为寿。引杯谢客客赋诗,文采翩然动僚友。乱离以来嗟失一,往时作双今不偶。叹息人间四百春,斜阳细雨漉残巾。梨花绝胜葡萄酿,傲尔乘槎海上人。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三。清代。李良年。 斜日明墟落,花时步屟过。游人不醉少,好鸟未归多。发白耽幽事,山青对独歌。百年身世感,俯仰旧庭柯。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二。清代。李良年。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一。清代。李良年。 特立人千载,平生酒数卮。水清闲钓手,园小负花师。招鹤从初好,听莺已后时。向来湖海意,寂寞短筇知。
雨中憩山家。清代。顾桢。 一路屐齿痕,烟气昏茅屋。隐隐水边村,离离露林麓。微闻犬吠声,幽花满空谷。
宿湘山寺。清代。罗源汉。 古寺一声磬,烟开见清泚。生平湘上吟,今到湘山里。湘水入海流,湘源浚自此。漓水走东南,两界注飞矢。不踏五岭云,空骇七泽水。颇闻祭川者,河源先海委。兹行探其本,乾坤一掌指。湘山连衡山,千里犹尺咫。
兰芽云吟山房作。清代。顾成志。 素心渺何许,不见一年矣。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有如思故人,忽得书一纸。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
读李客山先生武平分水坳定界记。清代。顾成志。 鄫人沤菅鲁人怒,筐筥争桑构吴楚。尚闻六里作鸿沟,彼粤此闽阚如虎。闽邑曰武平,连粤平远城。天子颇闻粤人横,负众侵疆狎县令。诏书特敕两铜章,判以沟涂毋力竞。武平许君气何豪,单轺来会分水坳。却闻隐隐鸣钲鼓,忽见青红旗乱舞。车中一笑此何为,回头从者色如土。野云黯黯日将落,脱辖呼人无一诺。独挥羽扇抗群咻,风驰云合围戈矛。桓桓许君神色定,亲把舆图作明证。健儿突入欲甘心,拉虎批熊只手胜。是时许君起大呼,幺么鼠子敢犯吾。挥刀折齿前令胡,吾能杀汝如腐雏。广福桥头故吾士,赫赫鬼神可欺乎?朝廷威行九州外,尔等跳踉行尽屠。万夫垂头齿打舌,旗卷枪抛各求穴。鞠躬谢罪辞咿嚘,彼何人哉平远侯。立石巍然峙坳头,我疆尔界标千秋。吾闻汾阳王,入卤惟单骑。昌黎书生耳,镇州强不避。为国焉能更爱身,浑身是胆发乎义。懦夫畏贼掩耳奔,不惜巾帼羞三军。天下英雄竟谁是,千载而下乃见今许君。许君老友曰李子,慨然奋笔识终始。发难能令壮士惊,折冲足雪鲰生耻。此事此辞炳日星,我欲大书千本与万本,张之凡百有位庭。
和姚复庄燮《赠别黄大使四章即题其百药山房诗卷》原韵 其三。清代。黄若济。 我兄善择友,半多嵇阮交。见子所为文,久思结同袍。今直泛鸳水,居然叩蓬蒿。精采固奕奕,词源更滔滔。款留宿南园,对垒诗城高。閒骑出挑战,苦无赫连刀。缓兵得奇计,一醉方陶陶。
和姚复庄燮《赠别黄大使四章即题其百药山房诗卷》原韵 其二。清代。黄若济。 太原裼裘来,群知是天人。阿瞒捉刀立,胡奴谛其真。浊世尚皮毛,抵掌效仪秦。毋乃优孟似,不足对大宾。鸾皇半空翔,肯与鹅鹜驯?轮囷复芬郁,我方识卿云。
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 其三。清代。何佩芬。 桃花双颊映珠衣,梦醒华清事已非。三径凉生莺燕少,一庭香蕴蝶蜂稀。夕阳屋角红疑滴,细雨墙根翠欲飞。斜倚画阑娇不语,幽情应与世相违。
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 其四。清代。何佩芬。 绿肥红瘦总堪怜,泪洒胭脂欲化烟。不占春光仍烂漫,纵无秋思也缠绵。静含清露刚三日,艳绝西风又一年。翻羡紫薇高格好,株株占得凤池边。
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 其二。清代。何佩芬。 娇枝红破一分霜,不共芙蕖值野塘。叶卧岂黏游客屐,花飞时扑美人箱。丰神细写题词李,艳丽翻怜出塞王。知否放翁颠未改,寻秋重到碧鸡坊。
军山晚望。清代。易宗涒。 拾级穷山顶,登临俯大荒。江流日浩荡,烟树晚微茫。栖鸟投深霭,归舟争夕阳。振衣还一啸,余韵落高冈。
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 其一。清代。何佩芬。 销尽幽闺怨女魂,和烟和雨映重门。枝分翠黛秋无影,泪化红冰镜有痕。漫道轻盈桃叶渡,剧怜惆怅浣花村。风姿本是神仙品,菊婢何堪共比论。
江山县。清代。何士循。 百二滩行尽,岧峣指县门。溪流牛鼻没,山势虎形蹲。夜赛知年富,冬晴爱日温。孤舟停泊处,红叶自成村。
和姚复庄燮《赠别黄大使四章即题其百药山房诗卷》原韵 其四。清代。黄若济。 奇芬煦寒洌,龙蛇墨池蜿。颇思日夕从,所惜岁华晚。顿深循陔心,月杪欲云返。气联别愈难,情亲景弥短。相期各千秋,携手话梅巘。狞飙虽切肌,但觉春意满。爱君若皓月,见影即搴幰。明年二月期,屈指未愁远。
游东山寺。清代。李永升。 数里招提路,崎岖不易寻。山随黄叶乱,寺共白云深。世界烟霞外,诸天钟磬沈。何因登宝地,信宿恋株林。
秋闱后登乌石山 其二。清代。谢锡朋。 自携书剑走天涯,岁岁重阳不在家。一笑独斟茆店酒,十年空负故园花。秋深水国归帆远,树老山城落雁斜。西指乡关重回首,一团云暗一层遮。
秋闱后登乌石山 其一。清代。谢锡朋。 插云高阁控神州,午后来登最上头。斜日西沉鸦背紫,大江东去海门秋。如山有约花应笑,与佛无缘客不留。多谢僧雏供茗惯,为淹题句镇江楼。
游峡山飞来寺。清代。彭维新。 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
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其二。清代。瞿鸿禨。 避世高人故隐居,瓜牛今日更无庐。石门夜话寻禅榻,一苇江天纵所如。
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其一。清代。瞿鸿禨。 眼底金焦几变迁,旧游如梦梦如烟。幽情付与葵霜老,古寺残阳听暮蝉。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 其二。清代。瞿鸿禨。 盟主风骚上将坛,朋簪频盍笋皮冠。逍遥岂待培鹏背,造化奚为弄鼠肝。别意去随江水尽,无心出作岫云看。掉头巢父归应早,东海珊瑚拂钓竿。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 其一。清代。瞿鸿禨。 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吴山晚眺。清代。徐光发。 木落远峰瘦,北风吹面凉。钟声圆古寺,帆影乱斜阳。湖海新愁集,江山旧恨长。是谁曾立马,令我感兴亡。
登金山。清代。徐光发。 直上金鳌背,凭栏试大观。山连吴地壮,江接楚天宽。下界钟声杳,中流塔影寒。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