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子宜主簿青山读书堂。宋代。杨万里。 谢家青山李家据,王家青山当家住。上头新作读书堂,牙签玉轴古锦囊。万夫攘臂侬掉臂,万事无味书有味。时挑野菜煮一字,儿辈不须来染指。
题青山市汪家店。宋代。杨万里。 小小楼临短短墙,长春半架动红香。杨花知得人孤寂,故故飞来入竹窗。
题清远峡峡山寺二首。宋代。杨万里。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不看新月初三夜,却觅当时旧玉环。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晏斋。宋代。杨万里。 五陵槿梢花,千驷草头露。富贵人始传,屡空今不数。
题谢昌国桂山堂。宋代。杨万里。 艮斋印袖出名光,归卧西江一草堂。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倚云亭。宋代。杨万里。 俗子令眼白,瑞峰令眼青。白移听两榻,且上倚云亭。
晚过侧溪山下。宋代。杨万里。 看山妙处几曾知,落照斜明始觉奇。皱尽衣裳纹欲裂,争先头角远相追。松梢别放六峰出,江底倒将千嶂垂。一路诗篇浑漫与,侧溪端的不相亏。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宋代。杨万里。 水仙怯暖爱清寒,两日微暄嬾欲眠。料峭晚风人不会,留花且住伴诗仙。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宋代。杨万里。 玄晖旧宅略无存,太白来游爱是间。占作醉眼床一只,谢家山是李家山。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宋代。杨万里。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宋代。杨万里。 水面无风也自寒,船门已幕更深关。莫将若下三杯酒,慱与湖边几点山。
戏题水墨山水屏。宋代。杨万里。 棹郎大似半边蝇,摘蕙为船折草撑。今夜不知何处泊,浪头正与岭头平。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宋代。杨万里。 玉立金华霄汉间,帝封天女鍚仙山。被他走下严滩去,一水穷追竟不还。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宋代。杨万里。 却忆归舟是去年,上滩浑似上青天。诸滩知我怀余怨,急送秋风下水船。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宋代。杨万里。 道是兰溪水较宽,兰溪欲到怪生难。後船只羡前船快,不觉前船阁在滩。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宋代。杨万里。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几年金钥秘银钩,玉匙不施恐飞去。秋风呼酒荷边亭,主人自醉客自醒。侬能痛饮渠不饮,饮与不饮俱忘形。鬓今如霜心如水,功名一念扶不起。侬归螺山渠惠山,来岁相思二千里。
雪霁晓登金山。宋代。杨万里。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狱狱立摧,逢石石立碎。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四旁无蔕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锺闻九州。诗人蹈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宋代。杨万里。 好风稳送五湖船,万顷银涛半霎间。已入江西犹未觉,忽然对面是西山。
玉壶饯客独赵逵明末至,云迓族长於龙山且谈。宋代。杨万里。 公子从来火伞中,解衣未定语匆匆。山行触热端何事,夹路杨梅树树红。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宋代。杨万里。 长庚初让月先行,不料姮娥也世情。趣驾冰轮渡银浦,乱抛玉李掷长庚。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宋代。杨万里。 道是宵征即晓光,若言明发未朝阳。月华露气山兼水,享尽人间第一凉。
赠合皂山嬾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宋代。杨万里。 合皂峰头半朵云,化为道士到吾门。问渠真个如云嬾,为许随风处处村。
雨中远望惠山二首。宋代。杨万里。 诗人也是可怜生,不及穿云渡水僧。不是惠山看不见,只教遥见不教登。
雨後晓起看山。宋代。杨万里。 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虽经夜来雨,未必有许功。云师挈众嶒,置在蓝水中。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不然近秋襄,那得还春容。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早行鸣山二首。宋代。杨万里。 云山未见见龟山,且卷诗书子细看。春日幸从年後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宋代。杨万里。 幡竿岭带鹧鸪山,雪後霜前紫翠间。自掇胡床移好处,莫教漏眼一烟鬟。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宋代。杨万里。 轿中兀得软如凝,逢店投床片子时。睡觉不知天晓未,半窗花影木犀枝。
早炊新林望见锺山。宋代。杨万里。 辞奉锺山一月前,如何知我北归轩。不通姓字殷懃甚,忽到新林野店边。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宋代。杨万里。 远近青山列尽屏,近山浓抹远山轻。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宋代。杨万里。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试老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