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十六咏·入山林处。宋代。方岳。 穷涂一何恸,多岐一何泣。指拟世间人,路头从此入。
次韵山居。宋代。方岳。 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诸公安用怒生癭,老子岂为饥折腰。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茶岩。宋代。方岳。 壑底云香不等雷,便携石鼎与俱来。鹁鸠唤得西溪雨,顿得春从齿颊回。
次韵吴侍郎同集砚山。宋代。方岳。 晚寒閒袖挥毫手,曲角栏干倚断云。丘壑尽容诗独步,江淮相望月平分。艰难鬓葆成霜茁,冷落梅花带雪芬。酒不能平诗磊磈,杯行到手已醺醺。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梅坡。宋代。方岳。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次韵宋尚书山居·见南山亭。宋代。方岳。 能令诗腹化神奇,香到黄花秋力微。我醉悠然山亦醉,竹深啼鸟自忘机。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海棠径。宋代。方岳。 酒泻银壶莫近傍,怕惊花睡损残妆。拟题报答春风句,也恐春风未敢当。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清竟亭。宋代。方岳。 净洗从前两耳埃,溪声并逐雨声来。此奇赖有诗能领,一笑锺期安在哉。
次韵宋尚书山居·醉陶轩。宋代。方岳。 时复中之兴已高,是非一付与春醪。向来醉眼略四海,粗遍柴桑人姓陶。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宋代。方岳。 少日横刀属两鞬,玉花曾几试戎鞯。归来聊复观仁耳,不在惊鸿落劲弦。
次韵宋尚书山居·虚静堂。宋代。方岳。 世事鸥忘句肯卑,云深料理旧花枝。了无一鸟传幽意,只对青山自解颐。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宋代。方岳。 欲将春睡了春閒,谁遣杨花点暮颜。世事不如眠白堕,人情何啻抵黄间。茫无措手句中句,悔已噬脐山外山。蚤晚定编长庆集,并教传写落乌蛮。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紫阳阁。宋代。方岳。 隔岸烟云一望间,夜深笙鹤与俱还。不缘曾识谪仙面,未必烟云住此山。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灿柯台。宋代。方岳。 玉行敲断欲生尘,翻手那知局面新。到了不妨饶一着,旁观自有识机人。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宋代。方岳。 不奈花时两手閒,共携诗砚对孱颜。江南江北音书外,春去春来杨柳间。骑鹤重寻烟雨句,征鸿欲没夕阳山。百年风物一杯酒,叹息人间两触蛮。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竹径。宋代。方岳。 此君老去更风猷,冰雪生寒我辈流。穿径略容携客共,交情畴昔雅相投。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宋代。方岳。 一片花飞不等閒,对花空手亦何颜。醉乡别在乾坤外,诗社宁谷季孟间。妙句屡移青玉案,佳游仍隔小金山。只应江上烟霏笑,蛮府参军语自蛮。
登山。宋代。方岳。 物华无处不东风,只恐东风笑此翁。双鬓不随春草绿,一尊聊借老颜红。棋声未急雨声急,眼力无穷脚力穷。穿径本为行散计,却将篮笋上空蒙。
过北固山下旧居。宋代。方岳。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次韵赵佥为赵宰画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云盖宰。宋代。方岳。 竹屋无人肯见过,寒云自傍钓船多。老仙更在云深处,奈此春山野水何。
胡道士山房听琴。宋代。方岳。 石亭老入维摩室,三尺流泉长挂壁。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村溪水落寻山房,颜如渥丹鬓未霜。麻姑大鹏不胜载,挽住且与歌沧浪。菊近重阳破青蕊,犹带潘郎旧风雨。弹冠政自不须弹,我欲挂冠神武去。
惠山月印题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宋代。方岳。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寄鲁山兄。宋代。方岳。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登瓜步山。宋代。方岳。 系船孤屿重跻攀,衰草荒烟亦厚颜。丁日不为春燕许,卯年犹放佛狸还。诸贤所恃江千尺,此虏奚为第一间。欲访前朝无故老,浪痕自溅藓花斑。
官满将归与同幕别平山堂。宋代。方岳。 貂敝那禁塞上寒,所成何事许悲酸。雪深茅屋归巢冷,月老芦洲雁影单。官薄偶书三考满,客怀已受一分宽。秋帆但趁好风便,酒在不愁行路难。
官满将归与同幕别平山堂。宋代。方岳。 鸥未寒盟傥可寻,归与雅不负登临。江南山作故人面,云北雁知游子心。淮海三年双鬓短,乾坤万里一杯深。秋风正惬莼羹腹,松菊犹存月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