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彦徵苕溪山水图。宋代。张简。 吴兴佳山水,远近蓄清光。苕峣金盖峰,秀色独苍苍。烟云互出没,草木生风香。长桥接回溪,积石倚崇冈。樵渔识径幽,于以乐深藏。击鲜列鲂鲤,启翳理松篁。晨雨况可锄,春泉亦堪湘。既以长孙子,所愿安是乡。嗟哉风尘中,何由得徜徉。赵君钟神秀,挥洒发奇章。卷图思旧游,掩抑不能忘。
破山涧上听水。宋代。张简。 破山龙去雨初歇,坐听飞泉溅石岗。万壑风雷喧地轴,九秋云露泻天潢。好从细草陈瑶席,更趁飞花送羽觞。饮犊上流奔轶者,何年来此结茅堂。
送徐教授晓山归武林。宋代。张简。 三年言子邑,寂寞鼓鸣琴。官舍冷如水,杏花春满林。化风敦薄俗,清气集虚襟。归去吴山下,青青草正深。
自遣用鲁山老僧韵。宋代。张即之。 心期万未一能偿,海角连宵梦帝乡。白发易生时序短,青云难致道途长。有方却病还吞药,无事消间只点香。谁首官居寥落甚,许多风月满诗囊。
凤山阁。宋代。张徽。 举头何处认京华,凤阁层层出乱霞。山势转来双径曲,水声分去一川斜。丹青隐映林间焙,黑白微茫石上畲。遇兴每须穷日夕,槛边修竹砌边花。
山行。宋代。张瑰。 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影里见人家。鸟啼深处舂灵药,马饮春泉踏浅沙。日落远波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烟霞淡泊无人到,只有绯桃万树花。
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宋代。张瑰。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攲危。幽并深以厚,江浙清且奇。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径山最佳处,有岩称玉芝。居防俗士驾,地乃贤人宜。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引年归故里,不复衣朝衣。留侯黄石心,白傅香山期。结宇名胜外,日与尘事违。泉石景物状,尽任诸贤诗。伊予来东藩,滥持使者麾。平生爱山水,弗惮命驾之。当候秋风高,远造岩下扉。浣濯缨上尘,散步松间綦。未能继高躅,聊用慰所思。
李修伯山居 其二。宋代。真山民。 寒灯几拨尽,借问夜何其。旧梦青灯在,新愁白发知。昔为三绕鹊,今作五藏龟。多谢梅梢月,留人得睡迟。
登茅山。宋代。张圭。 久矣厌朝市,心栖岩壑幽。今朝复何朝,陟此苍峰秋。玉宇正寥廓,风籁寒飕飗。平生获壮观,万里供寸眸。烟岚缥缈中,青原间桑畴。琳宫一何丽,突出寒岩陬。茅君此仙去,遐想希前修。胡为尘玉踪,岁月徒悠悠。何当乘云虬,八表同周流。念念竟忘言,凝神入冥搜。彷佛鸾鹤音,还来故山游。
晓行山间。宋代。真山民。 出门谁是伴,只约瘦藤行。一二里山径,两三声晓莺。乱峰相出没,初日乍阴晴。僧舍在何许,隔林钟声清。
山间次季芳。宋代。真山民。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许猿分野果,留鹤守云林。不是閒边客,谁来此地吟。
山行。宋代。真山民。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远峰忽转还如绕,险迳徐行亦似平。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山人家。宋代。真山民。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
三山旅夜。宋代。真山民。 独坐本无况,凄凉更旅中。槛低檐碍月,窗破纸吟风。邻馆笛三弄,谯楼鼓二通。半觞聊自适,新荔擘轻红。
秋夜次叶一山韵。宋代。真山民。 自笑秋来似转蓬,偶然飞落过山中。一灯幽馆菊花雨,孤枕小楼梧叶风。涉世悠悠旋磨蚁,怀人杳杳寄书鸿。浮生何予光阴事,抵死相催作老翁。
送云泉入山。宋代。真山民。 薜萝丛里郁青青,别是幽栖一段清。水色山光皆画本,蝉声禽语亦吟情。人今不改衣冠古,道重方知富贵轻。为语俗交休见问,已从麋鹿订新盟。
李修伯山居。宋代。真山民。 寒灯几拨尽,借问夜何其。旧梦青灯在,新愁白发知。昔为三绕鹊,今作五藏龟。多谢梅梢月,留人得睡迟。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宋代。真山民。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李修伯山居。宋代。真山民。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未应閒此事,尚可扫玄经。
道逢过军投宿山寺。宋代。真山民。 穷途欲焉往,薄暮此相投。蟋蟀数声雨,芭蕉一寺秋。乡关来枕畔,时事上眉头。长叹为僧好,今逢更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