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眠晏起自安恬,头上从教白发添。和了十诗赊七字,太平时节效陶潜。

()

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赖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

()

家有园池幸未荒,客来有酒或传觞。秋宵玩月冬观雪,春日寻芳夏纳凉。

()

活水一溪如玉莹,好山四面似螺堆。个中自足归吾老,莫待北山文勒回。

()

九重忧责讵能分,不雨羞为出岫云。累疏丐归今得请,保全晚节荷明君。

()

北窗自有来薰处,长夏何妨一枕高。竹薄未能遮照遍,西风我欲障葡萄。

()

咸淳天子怜臣老,紫殿清华极邃情。赋禄玉隆真昼锦,有时听得步虚声。

()

乔山却似会稽阴,千里孤臣泪满襟。沐浴恩波无地报,始知沧海未为深。

()

尚记千官拱帝尧,日随环佩早趋朝。螭坳毡下从容际,咫尺天颜未觉遥。

()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

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

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

()

江山到处堪图画,风月无边自古今。但要清明如外境,便分动静即吾心。

坡仙取用原无尽,康节登临岂浪吟。天理流行须体识,莫将嘲弄费光阴。

()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

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

()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

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

归来鱼鸟亦相亲,草创山塘谩以名。旋筑堤防留水住,尽除菑翳听松声。

族姻语语人情洽,云势阴阴天气清。好续溪山真率会,从今八景又重成。

()

紫藤花发送君行,惜别龙谿暗怅神。

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

幼年曾读乐天碑,及壮亦览高僧传。闻有沃洲风景佳,脚未能到心空羡。

近至新昌披县图,此山乃在吾厩圈。想像时时挂梦魂,欲一游之念无便。

()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

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

烟霞一坞两山源,石壁寒垂瀑布泉。人事是非空缭绕,水声今古自潺湲。

月留吟客眠寒榻,风送樵翁下翠巅。檀篆未消炉火燠,夜长人静好谈禅。

()

子方誇小隐,我亦爱深居。出补登山屐,归携带月锄。

旋沽新漉酒,聊驻故人车。有此幽栖乐,虽贫亦晏如。

()

闻君结屋庐,幽意枕山隅。

()

官为唐令尹,心切禹蒸民。

叠石流川水,分波及稼云。

()

上人眼睛黄,游艺出天悟。胸中七曜历,掌上九筹数。

通医诏百药,袭气了三住。馀犹穷众术,辨口剧河注。

()

烟嶂巍巍列翠屏,松山高下郁葱菁。风生万壑笙竽触,拟向林间筑小亭。

()

荒荒日已暮,回首兴何长。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

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归卧前檐下,诗成小雨凉。

()

乐事惬幽讨,闲情便旧游。梳风修竹晚,挂日老枫秋。

一饱桑门饭,百忘尘世忧。萧条茅屋下,可以纵冥搜。

()

子方夸小隐,我亦爱深居。

出补登山屐,归携带月锄。

()

弭棹依寒渚,临亭俯碧川。嘶云征海雁,椎鼓过风船。

水阔天低树,山空日暝烟。拟题江似练,终愧谢公贤。

()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

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

()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

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