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十。宋代。徐经孙。 早眠晏起自安恬,头上从教白发添。和了十诗赊七字,太平时节效陶潜。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九。宋代。徐经孙。 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赖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八。宋代。徐经孙。 家有园池幸未荒,客来有酒或传觞。秋宵玩月冬观雪,春日寻芳夏纳凉。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七。宋代。徐经孙。 活水一溪如玉莹,好山四面似螺堆。个中自足归吾老,莫待北山文勒回。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五。宋代。徐经孙。 九重忧责讵能分,不雨羞为出岫云。累疏丐归今得请,保全晚节荷明君。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六。宋代。徐经孙。 北窗自有来薰处,长夏何妨一枕高。竹薄未能遮照遍,西风我欲障葡萄。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四。宋代。徐经孙。 咸淳天子怜臣老,紫殿清华极邃情。赋禄玉隆真昼锦,有时听得步虚声。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三。宋代。徐经孙。 乔山却似会稽阴,千里孤臣泪满襟。沐浴恩波无地报,始知沧海未为深。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二。宋代。徐经孙。 尚记千官拱帝尧,日随环佩早趋朝。螭坳毡下从容际,咫尺天颜未觉遥。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一。宋代。徐经孙。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题施山观音阁。宋代。徐经孙。 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
黄元肇江山风月阁。宋代。徐经孙。 江山到处堪图画,风月无边自古今。但要清明如外境,便分动静即吾心。坡仙取用原无尽,康节登临岂浪吟。天理流行须体识,莫将嘲弄费光阴。
华阳山堂落成。宋代。诸葛舜臣。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炼丹铅。江湖万里尘埃远,留得深山一道泉。
洪山。宋代。韩伯修。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巅上,无数群山下风。
山塘精舍。宋代。徐经孙。 归来鱼鸟亦相亲,草创山塘谩以名。旋筑堤防留水住,尽除菑翳听松声。族姻语语人情洽,云势阴阴天气清。好续溪山真率会,从今八景又重成。
游沃洲山真封院。宋代。吴处厚。 幼年曾读乐天碑,及壮亦览高僧传。闻有沃洲风景佳,脚未能到心空羡。近至新昌披县图,此山乃在吾厩圈。想像时时挂梦魂,欲一游之念无便。夜来人报天姥雪,今日趁晴初出县。酸风瞥瞥吹我须,寒气棱棱刮人面。半膝短衫翻以轻,独脚小轿快而健。不知路入幽涧长,但觉山随白云转。靠昏投宿梅林村,侵卯便过真封院。新霜滑澾行李难,一步一拄一回眩。养马坡前秋草黄,骏骨已埋无复见。放鹤峰头树影孤,鹤不来归云漫漫。入门触物皆荒凉,尘几蠹经三五卷。饿鸦叫噪绕生台,野雀毰毸集寒殿。老杉千尺惟空腔,犹有枯藤半萦缠。忆昔江左全盛时,十有八人皆俊彦。或吟或啸或遨嬉,不觉回头垂缨弁。林泉耽味久成癖,鱼鸟留连老忘倦。前有道猷后法潜,锡杖卓泉坚志愿。晚则道林经构之,左右前后遂完缮。烟霞一窟直几钱,买醭商量价何贱。聚徒数百日高谈,供有香花斋有面。岁时浸久山浸荒,种粟烧畬耕掘遍。茂林髡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宋代。吴处厚。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游五泄山。宋代。吴处厚。 烟霞一坞两山源,石壁寒垂瀑布泉。人事是非空缭绕,水声今古自潺湲。月留吟客眠寒榻,风送樵翁下翠巅。檀篆未消炉火燠,夜长人静好谈禅。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其二。宋代。范浚。 子方誇小隐,我亦爱深居。出补登山屐,归携带月锄。旋沽新漉酒,聊驻故人车。有此幽栖乐,虽贫亦晏如。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其一。宋代。范浚。 闻君结屋庐,幽意枕山隅。
它山堰。宋代。薛叔振。 官为唐令尹,心切禹蒸民。叠石流川水,分波及稼云。万涛惊不夜,千古见如新。更有朝宗脉,声容匪独鄞。
送袁上人还铜山。宋代。范浚。 上人眼睛黄,游艺出天悟。胸中七曜历,掌上九筹数。通医诏百药,袭气了三住。馀犹穷众术,辨口剧河注。谁云不拘教,心实谨律度。提携木上座,白足勤远步。丁丁啄郊扉,起我曳尘屦。高谈翠竹法,时觅碧云句。语以丘轲书,竦踊知咏慕。南山古花界,可隐玄豹雾。挽使小淹留,怀归锡难驻。长途雪没胫,栗烈正寒冱。披披拂风袖,笑话岩中趣。巾瓶到铜山,钟梵岁云暮。浮云亦何意,南北自来去。迟尔青春深,过予碧溪路。
游南山晚归二首 其二。宋代。范浚。 荒荒日已暮,回首兴何长。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归卧前檐下,诗成小雨凉。
游南山晚归二首 其一。宋代。范浚。 乐事惬幽讨,闲情便旧游。梳风修竹晚,挂日老枫秋。一饱桑门饭,百忘尘世忧。萧条茅屋下,可以纵冥搜。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宋代。范浚。 子方夸小隐,我亦爱深居。出补登山屐,归携带月锄。旋沽新漉酒,聊驻故人车。有此幽栖乐,虽贫亦晏如。
登富阳观山亭。宋代。范浚。 弭棹依寒渚,临亭俯碧川。嘶云征海雁,椎鼓过风船。水阔天低树,山空日暝烟。拟题江似练,终愧谢公贤。
登中梁山。宋代。李儒用。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乡情。英雄千载与王地,孺子堪怜此曳兵。
登中梁山。宋代。李儒用。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